成品油定价机制管理办法
1、价格调整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将相应调整。设有价格上限和利润扣减机制,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价格制定与调整权限: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最高零售价格,考虑国际油价、加工成本、税费等因素。省级价格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省内价格,并确保价差合理。
2、《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旨在完善我国石油定价机制,适用于所有在国内从事石油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 原油价格由企业自行参照国际市场定价,中石化和中石油之间的互供原油价格则依据国内成本与国际进口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地方炼厂参照两个集团之间的价格。
3、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附件: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完善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石油包括原油以及由原油炼制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航空汽油等成品油。
4、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各省或中心城市的最高零售价格。
5、成品油价格管理: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区分不同情况。价格调整机制: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是涨?是降?成品油价格原来是这么调的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并非简单跟随国际油价实时涨跌,而是通过调价周期、阈值控制等规则综合决定,存在“国际涨国内跟涨”“国际降国内暂缓”等阶段性现象。具体机制如下:调价依据:国际油价波动是核心参考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为基础,遵循现行价格形成机制。
判断成品油调价是涨是降主要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它对成品油价格影响很大。当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往往也会倾向于上调;反之,若原油价格下降,成品油价格有下调可能。
判断成品油价格是涨还是降,主要看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国内相关政策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国际原油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比如中东地区局势紧张导致原油供应减少,或者全球经济复苏使得原油需求大增,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上涨。国内政策方面,税收政策调整会影响成本。
要确定这次成品油价格是升是降,得看近期国际油价的走势、国内相关政策以及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近期国际油价波动较为频繁。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比如中东地区局势紧张导致原油供应减少,或者全球经济复苏使得原油需求增加,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面临上调压力。
根据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2023年10月15日24时(即16日零时)国内油价经历了年内第20次调整。
成品油调价周期通常是10个工作日。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来确定的。当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会相应调整。在这10个工作日内,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走势,若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或下跌,会为价格调整提供基础依据。
石油调价规则
每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窗口(非自然日),调价生效时间为窗口日24时。触发条件为计算布伦特(40%)、迪拜(30%)、辛塔(30%)三地原油的周期加权均价变化率。若变化率对应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幅度≥50元/吨,则启动调价;否则搁浅,未调金额累加至下一周期。
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周期将继续按照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执行,具体规则如下:调价周期每10个工作日为一个计价周期(剔除法定节假日),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挂钩。
国内油价调整规则主要依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执行,核心机制和操作细节如下:调整周期固定周期:每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窗口(剔除法定节假日和周末),如2025年7月15日的调整即基于此规则。触发条件: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幅度超过50元/吨时,国内油价相应调整;不足50元/吨则累积至下一周期。
若调价金额每吨达到或超过50元,则按计算结果调整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执行与监督:政策刚性约束与市场监管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公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需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根据现行规定,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发布时间为调价日当天24时。关于15号是否调价,需查看最新调价窗口日期。若15日恰逢调价窗口(如2023年10月15日为周日,非工作日,则可能顺延至16日24时),则价格会相应调整;若非调价窗口期,则价格保持不变。
目的与适用范围:目的:完善我国石油定价机制。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在国内从事石油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原油价格确定:企业自行参照国际市场定价。中石化和中石油之间的互供原油价格依据国内成本与国际进口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地方炼厂参照中石化和中石油之间的价格。
原油与成品油有什么区别
1、原油与成品油的主要区别如下:定义与来源 原油:原油即石油,习惯上称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未加工的石油。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2、原油和成品油在管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原油的粘度较大,特别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有时需要加热以降低粘度。因此,对输送原油的泵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功率上,以应对较高的粘度。而成品油则更易燃易爆,因此对泵的安全防爆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原油管输通常是从产油区或港口汇集到炼厂的过程。
3、原油与成品油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交易模式、价格形成机制、交易时间以及交割时间期限上。 交易模式:原油:现货原油交易通常采用做市商交易模式,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自由买卖,随时成交,市场价格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4、原油:在管道运输中,由于原油比重大,输送相对困难。成品油:成品油比重轻,输送相对容易,更便于储存和运输。综上所述,原油是未经加工的石油,含有杂质且不能直接使用;而成品油是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石油产品,可以直接用于各种用途。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演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定价 建国初期至1998年,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阶段,成品油价格一直由政府统一制定与管理。这一阶段,价格的形成和调整缺乏市场机制的参与,主要由政府根据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决策。
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发布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确定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的原油交易结算价格机制。 自2000年6月起,我国开始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挂钩,最初仅参考新加坡市场的油价。
自1998年起,我国针对原油与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展开了深刻的变革,逐步确立了一套适应国际油价波动、并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化定价为主导的石油价格体系。根据《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的规定,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大集团间的原油交易价格由双方自行协商确定,这一价格由基准价与贴水两部分组成。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共经历了几个阶段: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
从2001年11月份起,中国又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成品油定价机制又有新的变化,改每月调整为按照国际市场油价波幅不定期调整。2001年11月和12月成品油价格两次调低,2002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又经历了几次涨价。到2003年,成品油价格再次成为热点,后半年国内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油荒”的呼声。
本文来自作者[枫逸]投稿,不代表艳政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gyyzz.cn/wiki/202510-848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艳政号的签约作者“枫逸”!
希望本篇文章《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艳政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成品油定价机制管理办法 1、价格调整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将相应调整。设有价格上限和利润扣减机制,平...